[浙江]松陽建成城鄉物流大網的“蝴蝶效應”
來源:中國道路運輸網在線通訊員
從2008年6月開始,松陽縣道路運輸管理局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分步實施、梯度建設”的原則,探索建立了以“物流企業為龍頭、農村客貨運站場為載體、鄉村物流服務站點為節點”的縣、鄉、村三位一體的城鄉物流網絡。
松陽依托建成后的城鄉物流大網折射出強大的“蝴蝶效應”,讓百萬余畝茶葉搭上“物流綠色通道”,培育了中國綠茶第一市;讓山鄉木制衣柜搭上“鄉村物流快車”,培育了全國14個淘寶村之一的大東壩鎮;山鄉農民在“家門口”就能購買生產生活資料,享受到“零成本”的現代物流服務。
效應一:物流網絡帶旺中國綠茶“第一市”
“客商只要帶著錢來就行,看好茶葉談好價格就可回去等著接貨了。”說這話的是浙南茶葉市場的總經理洪建明。他說,這主要得益于松陽便捷的城鄉一體化物流網絡。目前,該市場以年交易茶葉量7.66萬噸,交易額46.15萬元,被公認為全國最大的綠茶產地交易市場。
松陽縣注重物流業與當地主導產業的對接,圍繞主導產業---茶產業布局,加大對產茶區域茶葉物流的全覆蓋,目前,全縣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七成以上農村物流網絡站以茶葉產業發展需要而設立,使茶葉物流實現城鄉無縫對接。
與此同時,在縣城依托浙南茶葉市場物流集散中心,為3000余外地茶商和10余萬茶農搭起了茶葉對外流通的“物流綠色通道”?,F如今,依托便捷的物流,在松陽縣城鄉區域內實現了茶商們上午收茶,下午包裝整裝待發,當天晚上裝車就能完好無損得把收購的茶葉通過物流快車發往上海、江蘇、山東、廣東、陜西、甘肅等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直至我國港澳臺地區及歐美、東南亞地區。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茶葉看浙江,浙江茶葉看松陽”,茶市成為了松陽的一張金名片,更成為了當地的支柱經濟產業。高效的物流流通環境,使浙南茶葉市場煥發生機,成為全國最大的綠茶產地交易市場,為之提供物流服務的浙南茶葉市場物流集散中心于2013年成功擠身為“省級物流龍頭企業”。
效應二:物流網絡撐起一個全國“淘寶村”
城鄉物流大網的建立,為松陽農民增收架起了新產業,當地農民開始在家里做起了“淘寶”掌柜,足不出戶就能把當地的綠色生態農副產品利用電子商務信息平臺銷往全國各城市居民家中,在家里當起了“新農民”。
大東壩西山村農民賴委明依托獨特的資源優勢,辦起了簡易衣柜加工廠,在家點點鼠標,足不出戶就把簡易衣柜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其他村民也將目光瞄準網絡市場,做起了“淘寶”這個新行當,把村里生產的簡易衣柜、花架等木制品賣到了全國各地。短短幾年間,大東壩已成為淘寶網簡易衣柜銷售的“大賣家”,占領了80%的市場空間,成為全國14個大型“淘寶村”之一。
此外,為了適應“電商換市”的需要,該局專注于開辟電商市場空間。依據全縣電商分布狀況,從優化物流網絡布局入手,把物流網絡鋪進電商之家,解決了電商貨物流通的后顧之憂。目前,全縣有電子商務從業人員1500余人,2014年電子商務銷售額達到2.3億元,初步形成了以木制簡易衣柜、農副產品、服裝等為主的特色產業,邁入了全國電子商務發展百強縣的門檻。
效應三:物流網讓城鄉居民享受到同等待遇
城鄉物流大網建成后,松陽城鄉居民不僅在家門口就能銷售生產的農副產品,而且還能購買生產和生活資料,享受城鄉同價的物流服務。
楓坪鄉水店村村民周金根在家里就收到了從京東商城購置的空調。周金根興奮地說:“物流進農家,我們不僅能在網上購買衣服等日用品,購買家電等貴重物品也能點點鼠標就能完成。”
楓坪鄉距離縣城60余公里,以往農民購買家用電器要進城購買,往返至少要花一天時間,而且購買安裝還要排隊等候?,F如今,周金根像城里人一樣在家門口就能購買家電,而且還有專業隊伍上門安裝,自己在京東商城上購買電器再沒有后顧之憂了。
城鄉物流大網具有高效、便捷、省時、省力、省錢等諸多優點,大大降低了農民購買成本,減少了勞動力成本,使農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發展農業生產,讓全縣18萬農民在家門口就享受到了“零成本”的現代物流服務。據統計,我縣已累計建成農村物流網絡服務站149個,鄉鎮覆蓋率達100%,農村物流網絡與城市物流網絡實現無縫對接,2014年累計寄遞物品1000 多萬件,發送量達400余萬噸,為消費者節約成本5000余萬元。
德州博旺五金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內銷部:李丹丹